三國,吳國殺了關羽,劉備怒,
親自率領七十萬大軍攻伐東吳 (帳面,實際可能沒有到這麼多)。
劉備軍從長江上游順流進擊,居高臨下,勢如破竹。
劉備軍舉兵東下,連勝多陣,氣勢正盛,
劉備軍直至:彝陵、猇亭一帶,深入吳國腹地。
導致東吳舉國震盪!
孫權正在選將領,他不選眾人的推薦,
反而決定命令青年將領:陸遜,為大都督,率東吳軍迎戰劉備軍。
陸遜決定東吳軍實行戰略退卻,以等待對手的變化。
東吳軍撤退,這樣,劉備軍難以與對手展開決戰,
反而因為深入腹地,處於被動地位,欲戰不能,也不願意退卻,
導致士兵疲勞。
相持半年,陸遜看到劉備軍戰線綿延數百里,
首尾難以兼顧,且在山林之間安營扎寨,犯了兵家大忌。
陸遜判斷:反攻的時機成熟,陸遜下令全面反攻,
一把火,燒毀劉備軍七百里連營,劉備軍大亂,傷亡慘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