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漢末年發生黃巾之亂,當時將領太史慈,從遼東回來看母親。
結果北海太守孔融,被管亥所率領的黃巾賊兵包圍了,一時太史慈出不去。
太史慈心想:城外黃巾賊兵多,如果強行突圍,應該是出不出去的。
所以他想了一條計策:
找幾個士兵,抬著射箭的箭靶。
跟在他後面,自己大搖大擺地走到城門,走了出去。
黃巾賊以為他要強行突圍,紛紛準備截殺他。
可是沒想到太史慈只是到城外的戰壕,待在壕溝旁邊,練習射箭。
射箭完就到城裡面休息了。
第二天他又這樣操作了一遍,已經有一些黃巾士兵不去注意太史慈。
之後太史慈每天都這樣。
隔了一段時間之後,黃巾賊士兵,都以為太史慈就是一個練習射箭的傢伙。
等到之後有一次,太史慈到城外練習射箭。
他發現沒有任何黃巾士兵注意他,
他忽然上馬,加快速度衝出城外。
太史慈發揮的關鍵是:『常見則不疑』。
常常看見就不會懷疑了。
用公開的假象麻痺其他人,黃巾賊士兵就疏忽大意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